12月15日零时,雅安市、德阳市、广安市、资阳市等四川省多个市州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进入冬季,四川如何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保卫战”,解决大气污染防治“老大难”问题?
“这家砖厂污染物排放量有异常上升,立即排查原因,点对点督导帮扶。”“完成今天的优良指标,你们还有差距,工作上再加把劲。”进入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的冬季,每天数以万计的调度指令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18市(州)各级生态环境局的“指挥部”发出。
在攻坚的主战场,四川省18个重点市(州)正全力以赴,一场大气攻坚“保卫战”迅速展开。“四川盆地地形相对封闭,环境容量有限,尤其是进入冬季气象条件不给力,污染物不易扩散,叠加人为排放因素持续累积,就会形成污染。”生态环境厅大气处相关负责人解释,这也意味着,要改善冬季大气环境质量,四川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针对不利气象条件,生态环境厅牵头抓总、统筹谋划,18市(州)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紧盯污染物减排、重污染天气应对等,上下齐抓共管,部门协调联动,层层压实责任,下大气力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11月底,生态环境厅印发《2024年冬季大气攻坚“保卫战”行动方案》,按周分解18个市(州)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目标,分时段、按比例、分层级精准施策。在工作机制上,对18个市(州)大气攻坚实施日调度、周通报,实行“红、黄、绿”警示提醒机制,对超额完成目标的标记“绿灯”、对贴线完成的标记“黄灯”、对未完成的标记“红灯”进行提醒提示,并对措施落实不力、距离目标差距大的按程序约见、约谈。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厅启动常态化跟踪帮扶,通过联合督导、巡回督导、交叉督导,组织专家团队对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三大重点区域驻点跟踪帮扶,帮助地方提升治气水平。
责任明晰,目标明确,坚决打赢“保卫战”的集结号随即吹响。泸州、自贡、内江、乐山等地各条战线闻令而动,聚焦重点、精准施策,每天“盯进度”“赛指标”。积极发挥生态环境监测“侦察兵”参谋作用,强化科技支撑,整合环境观测卫星、空气监测站(微站)、超级站及走航车等,布设“天罗地网”,精准“揪出”大气污染源,为各级生态环境“指挥部”出谋划策提供重要支撑。
攻坚还在持续,生态环境厅12月11日召开的全省冬季大气攻坚“保卫战”推进视频会议,总结复盘了近期污染过程应对成效,邀请专家指导各地学习掌握数据分析评估方法,提升科技监测数据运用能力。当前,各地正抓紧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实施精准科学差异化管控措施,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全力“削峰降级、抢良消重”,坚决打赢冬季大气攻坚“保卫战”,持续提升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幸福感。(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据权威消息了解 许雨珂)
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