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证券时报》 黄翔
2025年新年伊始,高端化工新材料尼龙66(以下简称“PA66”)行业迎来了新项目的投产,引起了业界的关注。PA66行业作为“塑料代钢”的重要汽车轻量化材料,在过去两年中迎来了项目建设的高峰。该领域企业布局日益增多,产能快速增长。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突破“颈”技术,PA66国内替代速度加快,2024年中国PA66进口比例大幅下降。业内人士告诉编辑,PA66由于其高性能属性,可替代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随着成本的下降,市场需求预计将迎来指数级的增长。目前,该行业的生产能力正在迅速增长,该行业的玩家也在押注该行业的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行业产能的快速扩张,对未来产能过剩的担忧正在消失。据业内人士分析,2025年PA66的价格可能会走弱,但企业卡市场的势头不会减弱。未来,随着企业进一步关注科研突破,行业有望进入成熟阶段。
越来越多的进入者
2025年1月2日,隆华新材料(301149)宣布,全资子公司隆华高材料108万吨/年PA66项目第一期已建成,各生产线逐步进入试生产阶段,部分生产线已生产合格产品,一期产能为4万吨/年。该项目成为今年业内首个宣布投产的PA66项目。
近年来,该行业迎来了密集的项目生产期。2024年12月,华鲁恒盛(600426)宣布,公司PA66高端新材料项目的二酸装置已开通流程,进入试生产阶段。二酸装置生产后,可增加20万吨/年的新产能。2024年11月29日,南山智尚(300918)宣布,年产8万吨高性能差异化尼龙(即PA)长丝项目投产。项目计划产能包括3.6万吨PA6长丝和4.4万吨PA6长丝,比计划缩短近半年。
此外,许多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都在增加新的产能。卓创信息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内PA66总产能为127万吨,2024年新产能为35万吨。未来五年,新增计划将达到454.4万吨。根据工厂新投产项目建设的实际实施情况,预计将实施约211.4万吨。
卓创信息分析师乔宗英告诉编辑,福建福化古雷石化有限公司40万吨、山东隆华聚合物材料有限公司104万吨、天津新和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40万吨等建设规划规模较大的项目。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预计将于2025年7月投产。
随着中国PA66产业链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全球PA66产能逐步向中国转移。近年来,英威达等主要国际行业制造商近年来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去年8月,上海PA66聚合物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完成,产能从19万吨增加到40万吨。
目前,中国是PA66的净进口国,但随着国内产量的逐步增加,2020-2024年中国PA66的进口量逐年下降。统计显示,2023年中国PA66进口量同比下降3.5%,进口量同比下降23.7%,国内PA66进口依赖度大幅下降。乔预计,2024年中国PA66进口量为17.3万吨,同比下降9.42%。PA66的进口依赖性从2020年的49%下降到2024年的24%。
上下游因素催生了扩张的浪潮
尼龙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新材料,被称为“五大工程塑料”,包括PA66是高端尼龙的代表,广泛应用于工程塑料、工业丝、民用丝、薄膜等领域,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材料,也是高端瑜伽服装、快干服装、弹性尼龙外套、夹克等高端服装的理想材料。
几年前,PA66的关键原材料依赖于进口。自2019年以来,国内二腈产业的自主化在各种技术路径上取得了突破。例如,2019年,华丰集团率先在中国建设了自己二酸法生产自己二腈的产业化项目;2022年8月,中国化工(60117)天辰齐翔一期20万吨/年二腈项目成功生产优质产品,进一步实现PA66的国产化,国内PA66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目前,PA66消费最大的领域是汽车工业。在“塑钢”材料轻量化的趋势下,PA66可以满足汽车、轨道交通、电子电气等领域的材料减肥需求,具有轻质、耐热、耐高温、高强度等性能优势。
华东一家大型新材料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徐华告诉编辑,该行业对PA66在汽车轻量化方面的未来市场空间持乐观态度。根据相关计算,PA66的自行车消耗量约为100公斤。此外,PA66在电气性能、阻燃性能和机械性能方面具有优势。”从长远来看,PA66原材料供应的增加和成本的下降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从而推动其在应用领域的替代。届时,需求方将呈现指数级增长,这也是大量企业布局这条轨道的考虑因素。”
担心产能过剩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PA66行业仍然是一条方兴未艾的新轨道,产能的快速扩张也引起了行业对未来产能过剩的担忧。
乔宗英认为,随着PA66行业产能的增加,行业供应能力明显提高,这也使得PA66行业供过于求的格局越来越明显。2020年至2024年,PA66行业产能利用率从69%降至55%,总体呈下降趋势,这意味着PA66行业产能过剩。
从需求方面看,目前PA66的消费增长也有限。2024年,中国PA66下游消费结构保持稳定,工程塑料改造仍是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PA66下游应用主要包括工程塑料改造(55%)和尼龙66纤维,其中尼龙66纤维包括工业丝(28%)和民用丝(14%)。2024年,工业丝和民用丝的新产能释放,消费增加,工程塑料改造领域产能扩张不大,消费增长有限。
“近年来,受宏观环境的影响,下游需求侧的表现并不特别强劲。一些可以替代高端材料的领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消费升级也被推迟了。”许华告诉编辑,“许多汽车零部件使用的工程塑料仍然是PA6、PP等材料,比如最近我们在销售对接市场的时候,了解到有车企本来想在外饰、保险杠等部位改造使用PA66,但是基于成本的考虑还是没有改变。”
乔宗英认为,目前国内替代的困难在于下游高端领域的应用仍然倾向于进口材料。然而,这并不是PA66产品的痛点。PA66产品目前的痛点是国内供应增长率大于需求增长率和原材料自身二腈供应。他预计,2025年PA66的价格趋势可能高于2024年,平均价格可能低于2024年。
尽管在这样的行业模式下,许多企业仍在推广PA66的生产能力布局。徐华认为,除了对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外,另一个原因是首先占领市场。”目前,国内一些原计划产能相对较大的项目有不同程度的延迟,但大多数项目仍将首先开放部分产能,首先进入市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随着整个经济形势的恢复,企业逐渐掌握了成熟的技术,行业将逐渐成熟。”
业内普遍认为,在未来原材料供应瓶颈突破、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的前景下,国内PA66厂商仍需积极拓展高端PA66产品领域,以提高竞争力。神马股份、龙华新材料、南山智尚等企业表示,将重点投资高端产品。
(应受访者要求,文章中的“许华”是化名)
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