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生活网

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从粗放到精细化的转变

近年来,微短剧凭借其独特的创作特点迅速崛起,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类作品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和紧凑的剧情吸引了大量观众。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内容同质化、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行业亟需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运作。

如何实现从数量扩张到品质提升的转变?近期在南昌举办的一场高端对话活动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这场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系列活动中发起的会议,吸引了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众多代表参与讨论,共同探寻微短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虽然微短剧篇幅较短,但这并不意味着内容可以浅尝辄止。"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指出,当前行业正经历从单纯追求流量到注重价值传递的关键转型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情感共鸣、价值传播与叙事创新的统一,这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微短剧行业的发展应坚持"品质为先"的原则。以江西一家科技公司为例,其生产的300多部微短剧成功打入海外市场,在美、日、韩及东南亚地区获得了广泛认可。这证明只要对标精品标准,微短剧同样可以在国际传播中占据一席之地。

除了娱乐功能外,微短剧行业还在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通过"微短剧+"模式,行业正在向文旅融合、非遗传承等领域延伸。例如,近年来出现的多部讲述非遗技艺或乡村振兴故事的作品,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与普通短视频不同,微短剧更注重构建引人入胜的故事世界。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创作者可以打造更具想象力的视听效果,让观众更容易沉浸在剧情之中。但也有专家提醒,技术创新应服务于内容提升,而非取代创作思维。

数据显示,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27年,这一市场将突破千亿元规模。业内普遍认为,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从业者之间更应该相互协作、共同进步,而不是龂龂争利。

未来,随着中部地区微短剧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行业发展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微短剧行业必将在创新中突破,在品质提升中实现新的跨越。

责编:戴露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