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生活网

全国第一大灌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都江堰灌区水资源:开源节流并举应对用水缺口 近年来,都江堰灌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水资源挑战。随着灌溉面积的持续扩大和用水需求的增长,岷江上游径流量却在不断减少。数据显示,上世纪30年代岷江年均径流量为174亿立方米,到90年代已降至132.6亿立方米。 都江堰灌区目前年供水量约7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比过半。预计到2035年,灌区年供水缺口将达到25亿立方米。这一问题将严重影响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发展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 解决这一难题,开源与节流是两大关键。在节约用水方面,灌区已通过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累计增加节水能力5.34亿立方米,并获得"节水型示范灌区"称号。然而,仅靠节流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开源则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除了利用现有水库拦蓄雨水外,引大济岷工程的推进将为都江堰灌区带来新的水源保障。该工程计划从大渡河引水,预计2035年引水量15.39亿立方米,2050年达到18.09亿立方米。 引大济岷工程的实施将使都江堰灌区实现双水源供水格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水资源支撑。这一世纪工程的建设,标志着四川在破解水资源难题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责编:戴露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