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
近期,保险中介行业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4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告称,江苏华尊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已被吊销,并依法注销了其《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
这只是近年来保险中介机构退出市场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4月14日,年内已有24家保险中介机构(包括专业中介机构和兼业机构)被注销业务许可。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保险行业逐步走向成熟,市场对中介服务的专业性要求日益提高,这促使部分竞争力较弱的机构选择退出市场。同时,这也倒逼 surviving机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年内24家机构离场
从监管动态来看,保险中介行业的调整已持续多年。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法人数量为2539家,较2023年底减少27家,这也是自2019年以来该数字连续第6年呈现下降趋势。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合伙人周瑾指出,当前市场环境下,部分中小型机构由于专业化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报行合一"等监管要求,因此选择退出是必然结果。未来,只有那些能够真正为保险公司和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中介才能持续发展。
高质量发展需创新转型
在政策层面,监管部门正推动行业向更高标准迈进。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要求金融机构对保险产品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并与从业人员销售资质挂钩。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认为,这些新规将推动中介行业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能力。同时,也将给部分经营不善的机构带来更大挑战。
对于传统中介的转型之路,杨帆建议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提升专业能力,提供差异化服务;二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优化服务流程;三是加强内部合规管理;四是探索与保险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机遇。总之,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创新和转型已成为中介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