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生活网

银行理财子公司外币回购业务首批落地

近年来,国内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在金融创新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成功开展外币质押融资交易。

今年2月以来,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支持下,杭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和光大理财等机构已通过上海清算所系统完成了多笔以外币债券为抵押品的回购交易。这一业务模式的创新不仅丰富了理财产品的投资工具,也提高了外币资产的流动性管理能力。

外币回购业务是指金融机构间基于债券等优质资产的外币资金融通行为。具体而言,参与机构通过提供合格债券作为质押品,融入所需外币资金,并在约定日期按协议价格赎回质押物并偿还融资本息。

目前已有126家境内外机构加入该业务体系,涵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及境外金融机构等。2024年全年累计交易规模达到约5900亿美元。

专家分析指出,理财子公司开展外币回购业务将对市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 有利于拓展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和交易深度;

2. 提供新的风险管理工具,帮助机构优化资产配置;

3.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然而,外币回购业务也面临多重风险挑战:

1. 利率和汇率波动可能影响交易收益;

2. 信用风险需重点关注质押品的价值评估和交易对手的履约能力;

3. 市场流动性变化也可能对交易产生重大影响。

未来,随着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预计外币回购业务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监管机构可能进一步优化交易机制、拓宽质押品范围,并吸引更多境内外机构参与这一市场。

责编:戴露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