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科技部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旨在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近年来,保险行业围绕"科技金融"展开布局,主要聚焦于两个方向:一是完善科技保险保障体系,二是优化科技领域的投资策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政策支持不断强化、保险产品持续创新的背景下,科技强国建设将获得更有力的支撑。同时,各方期待相关细则尽快出台,并呼吁保险机构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
在风险保障方面,《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优化科技保险服务。保险公司正在积极开发与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相匹配的产品,全面覆盖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
以中国人寿财产保险为例,该公司已在多地设立科技保险分支机构,并专注于"首台(套)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高端软件"等领域的风险保障。2024年,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在科技领域承保企业数量突破10.5万家,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11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业航天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保险行业也展现出积极作为的姿态。3月31日,北京地区17家财险机构、2家再保险机构及1家保险中介机构共同组建了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谢远涛认为,通过共保体模式承保科技领域的大型风险项目,不仅能够分散单一保险公司面临的压力,还能有效整合行业资源,显著提升整体风险承接能力。这为未来支持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资金支持方面,《实施方案》强调要深化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并鼓励保险机构通过多元化方式加大对创业投资基金的支持力度。中国人寿董事长蔡希良表示,将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资本优势,积极投向硬科技、中小企业等领域。
尽管当前险资支持创业投资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专家建议,在产品设计上应注重收益分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建立适应股权投资特性的会计核算机制。
责编:戴露露